钢市分析的几种误区
在分析、预测钢材市场的走势时,我们会用到一些研究方法。然而。由于一时的疏忽或认识上的失误,我们会错用一些分析方法或衡量标准,使得出的结论变得不那么明朗。
政策影响
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发生变动时,可以间接影响产品价格的波动;当需求和供给变动时,可以直接引起产品价格的波动。货币、财政政策作用于市场的机制与需求、供给是不一样的。前者是间接影响,后者是直接引起。从理论上来讲,虽然政府可以运用货币与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两种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却有着重大障碍。其中一个原因是货币和财政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经济,其对经济的作用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滞。例如,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变利率而影响总供给,特别是企业的投资,但许多企业都是提前确定投资计划。而且,一旦投资计划确定,比如扩大厂房的计划确定下来,其施工建设期也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由利率变动而改变需求、供给是需要时间的。
美国有研究表明,在作出货币政策变动的6个月之内,这种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很小。虽然我国采用宏观调控时的环境与美国有所不同,但是货币、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粱红也曾说:决策者将倾向于进一步观察前述紧缩政策对于信贷增长和宏观经济的后续效果,这一观察期至少需要3个月。所以,我们不必对“4月份利率提高了。5月份的新增贷款仍高达2094亿元”啧啧称奇。也不必大呼货币政策失效。
每月环比一般来说。环比即本期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反映的是本期比上期增长(或负增长以下同)多少。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环比又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平时我们在分析钢材市场时,经常可以看到月与月之间的环比数值,比如有的文章里提到“6月份的国内粗钢产量环比呈下降趋势,比5月份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并由此得出了资源供给量下降的结论。从文字的表述来看,文章里所说的环比应该指的是环比发展速度,也就是6月份粗钢产量与5月份粗钢产量的比值,比5月份粗钢产量与4份月粗钢产量的比值下降了1.1个百分点。这样的比较乍一看是很合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每月的天数不一样,比如5月份是31天,而4份月、6月份是30天,31天生产的粗钢总量与30天生产的粗钢总量是没有可比性的。如果要进行每月产量的比较。使用的应该是每月日平均产钢量。
供大于求早些时候,我国经济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但是,到了1998年之后,我国的经济供不应求、物品短缺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供大于求成为常态的阶段。大家开始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些东西卖出去。相应的。营销理论也从4p转为了4c。
供需平衡是经济学上的理想状态,需要多少生产多少在现阶段是实现不了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平衡”也只是生产什么消费什么,产量的多少也不是需求所能决定的。2005年上半年。商务部对600种商品供求情况排队,供过于求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3.2%。供求基本平衡的占26.8%,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现在,在基本生活用品、轻工业产品以及一些制造业的基础设施的生产领域,供大于求已经成为了市场常态。所以,我们在分析钢市的时候,不能大而化之地对总量进行比较,而是要分类别、分钢种进行对比,在考虑到企业、市场合理库存的条件下,把供是否大于求落到具体的钢种上。
政策影响
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发生变动时,可以间接影响产品价格的波动;当需求和供给变动时,可以直接引起产品价格的波动。货币、财政政策作用于市场的机制与需求、供给是不一样的。前者是间接影响,后者是直接引起。从理论上来讲,虽然政府可以运用货币与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两种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却有着重大障碍。其中一个原因是货币和财政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经济,其对经济的作用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滞。例如,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变利率而影响总供给,特别是企业的投资,但许多企业都是提前确定投资计划。而且,一旦投资计划确定,比如扩大厂房的计划确定下来,其施工建设期也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由利率变动而改变需求、供给是需要时间的。
美国有研究表明,在作出货币政策变动的6个月之内,这种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很小。虽然我国采用宏观调控时的环境与美国有所不同,但是货币、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粱红也曾说:决策者将倾向于进一步观察前述紧缩政策对于信贷增长和宏观经济的后续效果,这一观察期至少需要3个月。所以,我们不必对“4月份利率提高了。5月份的新增贷款仍高达2094亿元”啧啧称奇。也不必大呼货币政策失效。
每月环比一般来说。环比即本期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反映的是本期比上期增长(或负增长以下同)多少。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环比又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平时我们在分析钢材市场时,经常可以看到月与月之间的环比数值,比如有的文章里提到“6月份的国内粗钢产量环比呈下降趋势,比5月份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并由此得出了资源供给量下降的结论。从文字的表述来看,文章里所说的环比应该指的是环比发展速度,也就是6月份粗钢产量与5月份粗钢产量的比值,比5月份粗钢产量与4份月粗钢产量的比值下降了1.1个百分点。这样的比较乍一看是很合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每月的天数不一样,比如5月份是31天,而4份月、6月份是30天,31天生产的粗钢总量与30天生产的粗钢总量是没有可比性的。如果要进行每月产量的比较。使用的应该是每月日平均产钢量。
供大于求早些时候,我国经济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但是,到了1998年之后,我国的经济供不应求、物品短缺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供大于求成为常态的阶段。大家开始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些东西卖出去。相应的。营销理论也从4p转为了4c。
供需平衡是经济学上的理想状态,需要多少生产多少在现阶段是实现不了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平衡”也只是生产什么消费什么,产量的多少也不是需求所能决定的。2005年上半年。商务部对600种商品供求情况排队,供过于求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3.2%。供求基本平衡的占26.8%,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现在,在基本生活用品、轻工业产品以及一些制造业的基础设施的生产领域,供大于求已经成为了市场常态。所以,我们在分析钢市的时候,不能大而化之地对总量进行比较,而是要分类别、分钢种进行对比,在考虑到企业、市场合理库存的条件下,把供是否大于求落到具体的钢种上。
下一篇:螺旋焊管焊缝种类有哪些?